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模拟极化效应——经典Drude振荡模型

2024-6-13 10:07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208| 评论: 0|来自: Reviews in Computational Chemistry, Volume 28, First Edition. Edited by Abby L. Parrill and Kenny B. Lipkowitz.

摘要: 在Drude振子模型中,极化效应是由一个点电荷(Drude振子)通过谐波弹簧附着在每个非氢原子上来描述的。在静电环境下,点电荷可以相对于附着点移动。静电能是原子电荷和Drude粒子的部分电荷之间的成对相互作用的总和式 ...
在Drude振子模型中,极化效应是由一个点电荷(Drude振子)通过谐波弹簧附着在每个非氢原子上来描述的。在静电环境下,点电荷可以相对于附着点移动。静电能是原子电荷和Drude粒子的部分电荷之间的成对相互作用的总和

式中ND和N分别为Drude粒子和非氢原子的数量,qD和qC分别为Drude粒子及其母原子上的电荷,rD和rC分别为它们各自的位置,kD为Drude振子与其母原子之间的谐波弹簧的力常数。式中的最后一项表示Drude粒子极化的代价。

原子极化率(α)是Drude粒子上的部分电荷和弹簧的力常数的函数

诱导偶极子和Drude振子方法都得益于短程空穴阻尼,避免了极化突变,产生了各向异性的分子极化响应。
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凯算计算

GMT+8, 2025-4-2 22:32 , Processed in 0.12351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