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SEI膜结构

2024-6-13 17:17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82| 评论: 0

摘要: a 马赛克式SEI模型:Peled, Aurbach及其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行的通过主要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,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和电化学阻抗谱(EIS)检查SEI的组成和结构b 多层SEI模型:与图a类似,均为富 ...

a 马赛克式SEI模型:Peled, Aurbach及其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进行的通过主要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,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和电化学阻抗谱(EIS)检查SEI的组成和结构
b 多层SEI模型:与图a类似,均为富无机和富有机物种分别分布在内部和外部区域,主要结构不一样
c 布丁-李子式SEI模型:在过去的十年中,随着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(cryo-EM)的成功应用,其中无定形有机聚合物基体(称为“布丁”)嵌入无机晶体(称为“李子”)
d 具有交替无机-有机(I-O)超薄多层结构的SEI模型:采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(AFM)的压痕技术,尽管在细节结构上存在差异,但对SEI的最新理解基本上与经典的马赛克和分层模型保持一致。
到目前为止,这a和b两种模式已经成为最普遍的模式。从本质上讲,我们仍然缺乏对SEI组成和结构的精确认识,以及对SEI在阳极过程中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和作用的准确和全面的理解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表征方法要么是空间不敏感的,要么是破坏性的,要么是缺乏实时性的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相关分类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凯算计算

GMT+8, 2025-4-2 22:21 , Processed in 0.042409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